-
屠呦呦:曾以身试药191次致肝脏损伤,挽救数百万生命,却因领取巨额奖金饱受争议!
导读2019年1月,英国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栏目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在「科学家篇」名单...
-
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开幕,专家共话如何打造千亿级医药产品
“对药企来说,资金和政策都很重要,但我认为放在首位的还是政策。”“比如利用上海的自贸区,快速引进包括人才在内的国际先进成果,就像当年改革开放先在深圳试点,我觉得...
-
多地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青霉素头孢无效!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上海、河南、河北等地发生多起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事件,7月以来仅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就有近...
-
重磅!两名晚期肝癌患者经CAR-T细胞治疗,实现无瘤生存逾7年
最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翟博团队关于CAR-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随访数据研究发表在英文期刊《癌症通讯》上,为免疫细胞治疗肝...
-
最佳睡眠时间出炉:每天睡7小时,晚上10-11点入睡,或最有益健康
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带给我们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睡眠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而在中国,...
-
全基因组遗传筛选揭示了人类皮肤肤色(色素沉着)的决定因素
肤色是人类最多样化的特征之一,它是由黑色素的数量、类型和分布决定的。2023年8月11日,斯坦福大学JoannaWysocka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
-
日本生物制药产业是如何失去竞争力的?
2023年10月9日,重庆智飞生物发布公告,与葛兰素史克生物签署《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拿下带状疱疹疫苗的独家代理权,未来三...
-
激进的美国FDA:7年加速批准6款“失败”新药
近年来,虽然部分创新药未能取得临床试验的成功,又或者仅有少量的数据支撑,但还是得到了FDA的批准。例如针对ALS等罕见或完全致死性疾病发布的指南,以...
-
代糖大翻车!Scientific Reports:阿斯巴甜超过这个量,会导致学习和记忆力显著下降,恐会遗传给后代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造甜味剂,也是一种受欢迎的白砂糖替代品,它常存在于低热量食物、饮料和某些药物中。尽管阿斯巴甜用途广泛且受欢迎,但近年来它一直饱受争议...
-
Science重磅:益生菌引导的CAR-T细胞疗法,攻克实体瘤治疗难题
过去十年里,CAR-T细胞疗法改变了肿瘤治疗领域的格局,尤其是在血液类肿瘤中展现出传统疗法无可比拟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这种前沿疗法对占据癌症大多...
-
带来安全的抗衰老新靶点:刘光慧团队等筛选到人类“年轻”基因集合,单因子基因治疗逆转骨关节衰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衰老相关疾病的高发正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健康挑战。延缓衰老,增强衰老组织活力和功能维持,进而促进老年健康是亟...
-
女性痛经有望治疗!最新研究表明靶向梭杆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缓解痛经
痛经在女性群体中非常普遍,根据年龄和人群不同,发病率在50~90%之间。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疾病,其特征是通常在子宫内发...
-
基因变异:兄弟俩深陷“生育魔咒”!生了6个孩子5个夭折,仅存活的一个也是智力低下
一个家庭的两兄弟,但是生下来的6个孩子中,5个夭折,仅存活的一个也是智力低下,一个家族经历5次丧子之痛,堪比“下了魔咒”,为什么...
-
年轻人的中风率逐年递增?做好这几点可预防
卒中(俗称“中风”)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和第三大致残原因,其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通常我们会认为,卒中是一种多在老年人身上发病的疾病...
-
Nature两篇论文:澄清了几十年来对线粒体关键代谢途径的误解
“在过去的25年里,没有任何生物化学实验与这种新结构相符。”专家们一致认为,他们在加州的同事肯定搞错了。想象一下,如果某一学科中最聪明的人都认为他们的研究对象看...
-
一种类似乐高积木的基因编辑工具,有望改善CAR-T细胞疗法
近年来,科学家们利用基因修饰技术将免疫细胞重编程为可以攻击癌症的疗法。但这类免疫疗法并非对所有患者或所有癌症类型都有效,而且筛选...
-
3328.2元/瓶,阿尔茨海默病新药Leqembi落地国内
20年来首款获得美国FDA完全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症(AD)新药,日前已落地国内。或将于20...
-
Science里程碑!顶刊系列连发21篇论文报告迄今最全人脑细胞图谱发布,揭示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今日,在发表于《科学》(12篇)、《科学进展》(8篇)和《科学转化医学》(1篇)杂志上的21篇论文中,一个大型国际研究小组分享了有关组成我们和其他灵...
-
连续亏损,资本幻灭!互联网医疗进入黑铁时代!
国庆节期间,又一家互联网医疗标的公司东软熙康登陆港股市场。可与热烈的节日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软熙康上市首日就迎来42.86%的暴跌,并在随后几个交易日持续下...
-
男性没那么偏爱女性的骨感,女性也没那么喜欢男性的肌肉
拥有一副傲人身材,恐怕是很多人的梦想。要不然,也不会全网热捧瘦身塑形。女性多半追求身材曼妙,男性则偏好肌肉感,八块腹肌是理想。从...
-
十亿美元大单被退,国产创新药出海问题出在哪?
2023年Q3,这个日期,应该会出现于中国创新药编年册中。这三个月内,百济神州的PD-1替雷利珠单抗、天境生...
-
研究表明,预制菜加工及复热存在诸多问题!预制菜进校园如何保证学生健康?
当下,一些中小学校采用中央厨房配餐模式,以解决学生吃饭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厨房配餐模式中,菜品包含一些预制菜,有专家和家长对此表示担忧,认为预...
-
新研究破解蜥蜴断尾再生之谜!未来人类软骨可以修复吗?
蜥蜴是唯一保留两栖蝾螈再生能力的羊膜动物,也是哺乳动物的近亲,而且它还是唯一在同一动物中结合了再生附肢(尾巴)和非再生附肢(四肢)的成年脊椎动物。这...
-
祝贺:冯国平、何江、曾红葵、张毅等华人学者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2022年10月9日,美国国家医学院(NAM)增选100位新院士,其中90名常规成员和10名国际成员。入选美国国家医学院被认为是健康和医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此...
-
第六种基本味觉?!Nature子刊发现了第六种基本味觉的证据
南加州大学多斯特学院的学者发现了第六种基本味觉存在的证据。舌头对氯化铵有反应,这是一些Scandinavian糖果中很受欢迎的成分。先前与酸味有关的...
-
Nature:这种小分子在癌症和免疫细胞中引起强大的双重反应!
被称为PD-1抑制剂的癌症免疫治疗药物被广泛用于刺激免疫系统对抗癌症,但许多患者要么对它们没有反应,要么对它们产生耐药性。一种新...
-
体温高达39.7℃,大小便失禁,一查小伙脑中布满虫子,仅仅是因为做了这件事!
近日,深圳市某医院收治了一位特殊患者他所患的病在全世界仅有3000多例,而且医嘱也不同寻常,不能乱喝水。他究竟得了什么病呢?上个...
-
猴痘检测20-30 分钟出结果!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开发出新型检测方法
猴痘病毒,这个天花病毒的神秘近亲,正在全球范围内肆虐。迄今已有近8万人沦陷于其威胁之下。为了及时上报疑似病例并掌握疫情的动态,...
-
mRNA疫苗只是疫情时代的昙花一现?诺奖得主:我们压根就没有想要治疗新冠肺炎
科学,看似是由无数个的巧合演变而成的学科。如果当初的Katalin没有选择前往美国深造,抑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邀约并未如期而至导致她被驱逐出境,...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何是mRNA技术,为何授予他们二人?
2023年10月2日,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mRNA技术的两位奠基人——KatalinKarikó、DrewWe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