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利用羊水细胞开发类器官:对抗罕见疾病的新希望

在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前沿,类器官(Organoids)的概念逐渐成为了一个突破性的研究领域。简而言之,类器官是一种实验室培养的、能够模拟真实器官微观结构和功能的三维细胞结构。它们由来源于特定器官的干细胞或前体细胞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发育而成,这些细胞能够自组织形成类似于真实器官的微结构。

类器官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以观察和理解人体器官的发育和疾病机制,还能够在药物开发和毒性测试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使用类器官,研究人员可以在没有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的情况下,预测药物在人体中的效果和安全性。(3月4日Nature “Organoids grown from amniotic fluid could shed light on rare diseases”)


01

从羊水中培养类器官的创新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从羊水中培养类器官的方法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探索人体器官的发育和疾病机制。这种创新技术不仅展示了科学研究的前沿,也为未来的医疗治疗带来了希望。


羊水采样的优势与挑战

无创性采样: 与其他获取细胞的方法相比,羊水采样为无创性或低创性操作,减少了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风险。

细胞多样性:羊水中含有丰富的胎儿细胞,包括多种类型的干细胞和前体细胞,为研究不同类型的类器官提供了基础。

高质量的细胞:羊水中的细胞处于活跃的分裂和分化状态,有助于提高类器官培养的成功率和质量。

细胞培养的复杂性: 尽管羊水提供了丰富的细胞资源,但要将这些细胞培养成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类器官,技术难度较高。

伦理和法律问题:从羊水中获取细胞涉及到伦理和法律的考量,尤其是在涉及到胎儿健康和隐私的问题上。




与传统生物样本相比的优势

从羊水中培养类器官的技术,与传统的从成人组织或干细胞库中获取生物样本的方法相比,具有一系列显著的优势:

较低的排斥反应:由于羊水细胞来源于胎儿,与成人细胞相比,免疫原性较低,这意味着在未来应用于临床治疗时可能会减少排斥反应。

更接近人体生理状态:羊水中的细胞直接来自于发育中的胎儿,因此培养出的类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更接近自然状态下的人体器官。

研究发育性疾病的潜力:使用羊水细胞培养的类器官,特别适合用于研究先天性和发育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和遗传性疾病。


02

类器官的培养

羊水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在类器官研究领域,羊水样本的采集与处理是一项关键步骤,它为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细胞资源。


羊穿和羊水引流的过程

羊穿术(Amniocentesis)是一种常见的产前检查方法,通过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使用细长的针管穿透腹壁和子宫壁,从而取得羊水样本。此过程通常在妊娠中期(大约第15至20周)进行,不仅用于遗传疾病的诊断,也为从羊水中获取细胞提供了途径。

羊水引流则是在特定情况下进行的医疗程序,旨在缓解羊水过多症(Polyhydramnios)带来的压力和不适。在此过程中,同样可以获得羊水样本,供科研使用。

这两种方法的共同优点在于它们能够在不对胎儿造成显著风险的情况下,获取足够数量的羊水样本,用于后续的科学研究。


样本的细胞分离与鉴定

获取羊水样本后,下一步是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技术从中分离出所需的细胞。这一过程包括但不限于:

离心分离:利用离心机将羊水样本中的细胞与其他成分(如羊水本身和非细胞成分)分离开来。

细胞培养:将分离出的细胞置于特定的培养基中,以促进其生长和繁殖,为后续实验提供充足的细胞数量。

细胞鉴定: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技术,鉴定分离出的细胞类型,确保它们适合用于类器官的培养。

细胞的成功分离和鉴定是从羊水中培养类器官研究的基础。这不仅要求精确的实验操作,还需要深厚的生物学和医学背景知识,以确保所得细胞的质量和可用性。


细胞培养基与环境

在类器官培养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细胞培养基至关重要。培养基不仅需要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细胞提供特定的生长因子和激素,以促进细胞的分化和组织的形成。

除了培养基外,环境条件的控制也是类器官培养成功的关键因素。这包括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大多数情况下,细胞培养需要在37°C的恒温条件下进行,同时保持相对湿度为95%,以及5%的二氧化碳浓度,以模拟人体内部环境。


不同器官类器官的培养方法

根据目标器官的不同,类器官的培养方法也各不相同:

肺类器官培养: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特定的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以促进肺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肾类器官培养:除了基本的生长因子外,还需要添加用于刺激肾上皮细胞分化的诱导剂,如视黄酸。

肠类器官培养:需要在三维培养环境中,通过添加诺盖利因(Noggin)、Wnt和R-spondin等生长因子,模拟肠道微环境,促进肠上皮细胞的形成和分化。

在类器官的培养过程中,细胞的三维培养技术尤为关键。这通常需要使用基质胶或其他支架材料,以提供适宜的三维结构,支持细胞的生长和组织的形成。通过模拟真实器官的微环境,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细胞如何相互作用、分化和组织成复杂的组织结构。


03

类器官在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先天性疾病

类器官技术在模拟和研究人类发育过程中的先天性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通过利用类器官,研究人员能够深入理解特定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类器官如何模拟特定的先天性疾病

类器官能够复制人体器官的关键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研究先天性疾病的理想工具。通过从受影响的个体中获取细胞,并在实验室中培养成特定的器官结构,研究人员可以观察疾病是如何影响器官发育的。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展示疾病在分子和细胞层面的影响,还能提供一个平台,用于测试潜在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而无需直接在人体或动物模型中进行。


04

先天性膈疝的研究

先天性膈疝(CDH)是一种在婴儿中发现的先天性缺陷,其中膈肌(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未能正确形成,导致腹部器官移位到胸腔,影响肺部发育。通过使用类器官技术,科研团队成功地从患有CDH的患者羊水细胞中培养出肺类器官。

这些肺类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展现了CDH的特征性变化,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以观察疾病是如何影响肺部发育的。此外,这也为测试可能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机会,包括药物治疗和基因疗法,旨在纠正发育异常并恢复正常的器官功能。


研究亮点

首次从人类羊水和气管液中导出了胎儿上皮器官类器官(organoids),这为研究胎儿发育和先天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非侵入性模型。通过单细胞分析(single-cell analysis),研究人员成功识别并分离了具有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肾脏(renal)和肺部(pulmonary)来源的胎儿上皮干/祖细胞(epithelial stem/progenitor cells)。这些细胞在培养中形成了能够反映其组织来源的克隆性上皮器官类器官(clonal epithelial organoids),并且通过转录组学、蛋白表达和功能特征证明了其与原始组织的高度相似性。此外,研究还从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胎儿的羊水和气管液细胞中派生出肺器官类器官(lung organoids),重现了该疾病的一些特征。这些发现为胎儿期疾病模型的发展和个性化治疗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基础。


主要研究策略

单细胞分析(Single-cell analysis): 研究首先通过单细胞分析技术对人类羊水(amniotic fluid, AF)中的细胞进行了表征,以识别存在于其中的不同细胞身份(cellular identities)。这一步骤是理解羊水中细胞多样性的基础,并为后续的细胞分离和器官类器官(organoid)生成提供了指导。

单细胞分析(Credit: Nature Medicine)

细胞分离和培养(Cell isolation and culture): 研究人员从羊水中分离出具有特定组织来源的胎儿上皮干/祖细胞(epithelial stem/progenitor cells),如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肾脏(renal)和肺部(pulmonary)细胞。这些细胞随后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以促进其增殖和自我组织成为三维的上皮器官类器官(epithelial organoids)。

类器官的形成和表征(Organoid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从分离的细胞中形成的类器官在形态和功能上类似于其原始组织,通过转录组学(transcriptomic)、蛋白表达(protein expression)和功能特征(functional features)等多种手段进行了详细表征。这证实了它们可以作为研究胎儿发育和疾病的有效模型。

先天性疾病模型的建立(Disease modeling): 研究中特别关注了利用从患有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的胎儿羊水和气管液(tracheal fluid, TF)细胞派生的肺器官类器官(lung organoids)来模拟疾病。这些肺器官类器官展示了CDH特有的一些病理特征,表明它们可以用于研究此类先天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潜在治疗策略。

通过使用来自先天性膈疝(CDH)患者的羊水(AF)和气管液(TF)生成、分化和表征肺泡原基体(LAFOs)和气管液原基体(LTFOs)的过程(Credit: Nature Medicine)


05

药物测试与疗法开发

随着类器官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药物测试和疗法开发中的应用日益显现出重要的科研和临床价值。


类器官在药物筛选中的潜力

类器官技术能够复制人体器官的关键功能和微环境,为药物测试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有效的平台。相比于传统的二维细胞培养模型,类器官能更准确地模拟药物在人体中的实际效果和副作用,从而提高药物开发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高度模拟人体环境:类器官能够重现特定器官的复杂结构和生理功能,使药物筛选更加接近人体内的实际情况。

减少动物实验: 利用类器官进行药物测试可以减少对动物实验的依赖,符合伦理原则,同时也能提供更接近人类生理反应的结果。

加速药物筛选过程:类器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多种药物候选分子进行有效评估,加快药物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转化速度。


个性化治疗的可能性

类器官技术在推动个性化医疗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培养出特定的类器官,医生可以在不对患者造成任何风险的情况下,测试不同药物和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实际效果,从而为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针对性药物测试:基于患者特定的遗传背景和疾病特征,类器官可以用于评估药物对个体的具体效果,优化治疗方案。

疾病模型的个性化:对于罕见疾病或复杂的遗传性疾病,通过患者特定的类器官模型研究,可以深入理解疾病机制,开发针对性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个性化的药物测试减少了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提高了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06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技术与伦理挑战

类器官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生物医学研究工具,虽然在疾病模型构建、药物开发和再生医学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但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技术和伦理挑战。


类器官研究的限制

类器官技术在模拟复杂的人体器官系统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复杂度限制:虽然类器官能够模拟特定器官的关键功能,但复制完整器官的所有细微结构和复杂交互作用仍然是一大挑战。

可重复性问题:类器官培养过程的高度复杂性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受到影响,这对科学研究的标准化和推广构成挑战。

规模化生产难题:目前,将类器官技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仍面临技术难题,这限制了其在药物筛选和临床应用中的广泛应用。


伦理考量与社会接受度

类器官研究不仅要应对技术上的挑战,还必须解决伦理和社会接受度方面的问题:

伦理问题:类器官的研究涉及人类细胞和组织的使用,这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如捐献者的同意权、细胞来源的透明度以及研究目的的合理性等。

人性化担忧:随着类器官技术的进步,一些具有高度复杂结构和功能的类器官可能引发“人性化”(即类器官可能展现出某些人类特有的生理或认知特征)的伦理担忧。

社会接受度:公众对于使用类器官进行医学研究和治疗的接受程度不一,这需要研究人员、伦理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和对话提高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未来的方向与潜力

类器官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不断推动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前沿。展望未来,这一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临床应用前景令人期待。



技术进步的可能性

随着生物工程、材料科学和计算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持续进步,类器官技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高度复杂化和精细化:未来的类器官将能够更加精确地模拟人体器官的复杂结构和功能,包括更复杂的细胞类型、细胞间的精确交互以及更加模拟真实微环境的支架材料。

自动化和规模化培养:借助于生物反应器和自动化技术,类器官的培养过程将实现高度自动化和规模化,从而满足大规模药物筛选和临床应用的需求。

整合与多功能:将不同类型的类器官通过微流控技术整合在一起,模拟整个人体系统的交互作用,为系统生物学研究和复杂疾病的模拟提供新工具。


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影响

类器官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未来可能在以下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精准药物测试:利用患者特定的类器官进行药物测试,可以为每位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疾病模型和机制研究:通过类器官模拟特定疾病状态,深入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为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方法提供可能。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未来类器官技术可能用于直接修复或替换受损的人体器官,为治疗重大器官损伤和器官衰竭提供新方案。


08

Q&A

类器官与真实器官有何不同?

类器官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的,能够模拟真实人体器官关键功能的微型三维细胞结构。它们通常由干细胞或特定类型的细胞在特殊的培养基中培养而成,能够再现真实器官的部分结构和功能。与真实器官相比,类器官体积较小,复杂度较低,但足以用于疾病模型的构建、药物筛选和生物学研究。


从羊水中培养类器官的过程是怎样的?

从羊水中培养类器官的过程涉及几个关键步骤:

-羊水采集:通过羊穿术等方式安全获取羊水样本。

-细胞分离与培养:从羊水样本中分离出细胞,通常是上皮细胞或干细胞,并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诱导分化:通过添加特定的生长因子和信号分子,诱导细胞分化成目标器官的特定细胞类型。

-三维结构形成:利用支架材料或自组织方法,使细胞在三维空间中排列和生长,形成类似于目标器官的微结构。

-功能成熟:继续培养,直至类器官展现出类似于真实器官的功能特征。

通过这一过程,研究人员可以从羊水样本中培养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类器官,为疾病研究和新疗法的开发提供重要工具。


类器官研究如何帮助了解先天性疾病?

类器官研究通过提供一个能够在控制条件下模拟人体器官发育和疾病进程的平台,对于深入理解先天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微型器官能够再现疾病在分子、细胞和组织层面的影响,使研究人员能够观察疾病如何干扰正常的器官发育,从而揭示疾病的根本原因。此外,类器官还可以用于测试治疗先天性疾病的新药物和干预措施,加速安全有效治疗方法的开发。


类器官研究面临哪些主要挑战?

类器官研究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复杂性、高成本、伦理和法律问题。技术上,精确模拟人体复杂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然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于那些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器官。此外,类器官研究的高成本限制了其在科研和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伦理和法律问题,尤其是关于使用人类细胞和组织的规范,也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类器官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类器官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预计将集中在提高类器官模型的复杂度和功能性、降低研究成本以及解决伦理和法律挑战上。技术进步将使得类器官能够更加精确地模拟真实的人体器官,包括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更加侧重于将类器官技术应用于个性化医疗,通过使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来测试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为精确和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伦理法律问题的逐步解决,类器官研究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Tozer L. Organoids grown from amniotic fluid could shed light on rare diseases.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March 4, 2024. doi:10.1038/d41586-024-00656-x

Gerli MFM, Calà G, Beesley MA, et al. Single-cell guided prenatal derivation of primary fetal epithelial organoids from human amniotic and tracheal fluids. Nat Med. Published online March 4, 2024. doi:10.1038/s41591-024-02807-z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讯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互联网。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生物医药最新讯息,不代表生物之家网站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本文链接:http://www.swzj.com/cell/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