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寒门博士论文致谢走红:黄国平回答这个时代读研究生还有什么价值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2021年4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豆瓣、知乎、微博等多个网络平台走红,作者在文中回顾自己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感动无数网友。

近日,应国科大学生会和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生会邀请,已成为腾讯AI Lab专家研究员、腾讯翻译负责人的黄国平回到中科院自动化所,为国科大学弟学妹带来主题讲座《在逆风中从优秀走向卓越》,分享科研经验和人生感悟。

黄国平在进行自我介绍

从小山坳里的放牛娃变成中科院的博士生,历尽千帆,当年那个煤油灯下读书的孩子,如今已成长为实验室中忙碌的科研工作者。黄国平在讲座上愿青年学子“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归来仍少年”。


感人至深的博士论文致谢

告诉学子读书的意义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

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她照顾我十七年,下葬时却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另一个家庭成员是老狗小花,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后因我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

如兄长般的计算机启蒙老师邱浩没能看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我照顾有加的师母也在不惑之前匆匆离开人世。每次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莹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如果下雨,保留节目就是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因蓄电瓶进水而摸黑逃回家中;学费没交,黄鳝却被父亲偷卖了,然后买了肉和酒,都是难以避免的事。

除了生活中的贫困,还有精神上的刺激也让黄国平难以忘却:“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上课的时候,因拖欠学费而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雨天湿漉着上课,屁股后面说不定还是泥。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

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身不由己。幸运的是,命运到底还有一丝怜惜。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胡叔叔一家帮助解决了生活费。进入大学后,计算机终于成了我一生的事业与希望,胃溃疡和胃出血也终与我作别。

在结尾,他写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从家出发坐大巴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县城,一直盼着走出大山。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黄国平的这篇致谢,回顾了自己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经历,打动了无数网友:


中国科学院大学读研

曾在科学网上发文,回答“这个时代读研究生还有什么价值”

黄国平是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选择了机器翻译方向硕博连读,具体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

2012年10月,正读研一的黄国平曾在科学网博客上撰文《我为什么读研》,记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回答“这个时代读研究生还有什么价值”。

他写道:“我上学的投资是值得的。对于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而言,再加上‘孤儿’的字眼,我没有怨与悔。我坦然地做着该做的事情,知道自己身上的负担,更清楚自己的境遇。”


全文如下:

中午休息时,打开科学网首页,看到王德华老师的《这个时代读研究生还有什么价值啊?》就点了进去,里面有一句真的打动我了:对待事情心态更平和,人生态度更温和。所以,在此,以一个研一学生的身份也来回答这个问题,还请各位老师、朋友指正批评并不吝赐教。

我来自农村,而且是很偏远的农村,朱德总司令的老家——四川省仪陇县。由典型的现代公务员领导的国家级贫困县,哪怕是基层的村干部,要啥坏毛病就有啥坏毛病。比如盖一个章需要送一包玉溪,向农民摊派这种费用,暗地里扣各种农补。就是对待像我这样的孤儿也绝不会手软,比如高中时村支书曾找理由企图扣我的粮食直补。更别提什么帮扶了,那是新闻联播上的事儿。从初三断炊并坚持到现在, 一路走来,可以明显感觉到:我的路更宽了,我的未来一定更好。

如果我不继续上学,会干什么呢?老家的主流当然是出去学一门手艺,比如家装,然后打工挣钱,造房子,娶老婆,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的概率不到1%。如果初三成为孤儿时辍学,参照同境遇的同龄人,孩子应该会上小学了吧。

高考时,没有读到我想读的大学,到绵阳复读一年,结果遇上地震,延考,那一年延考区的题目难度、录取比例在网上可以找到公开的资料。报志愿时,清一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服从调剂,最后上了一本的最后志愿:西南大学。大学时很辛苦,学校给重灾区来的免了第一年学费,第二年学费由学院和学院梁姓书记代交,第三、四年学费由国家助学贷款(现展期到2017年)完成。拿了两年国家奖学金,参加了9次数学建模比赛,“大小挑”等一系列乱七八遭的比赛。最满意的结果是美国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为的只是到时方便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当然首选还是读研,我喜欢计算机这个专业。去年9月,最中意的中科院计算所的龙芯组不要我,最后确定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重实验室硕博连读,研究方向也是很满意的。

如果去找工作会是什么结果呢?最高的是成都一家公司愿意开5000/月的起薪,杭州的9000/月。怎么知道的?招聘会打酱油呗,面试了7场。结婚、买房、小孩,我没有啃老的资格和条件。从我自身条件而言,这个工资我早满足了,而且我也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但着实舍不得一直以来坚持的方向。

起码就此刻而言,我上学的投资是值得的。对于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而言,再加上“孤儿”的字眼,我没有怨与悔。我坦然地做着该做的事情,知道自己身上的负担,更清楚自己的境遇。

到这里,我为什么读研?

我希望继续搏一把,看能否坚持我的学术梦,与我喜欢的方向相伴一生。如果实在不行,我相信凭自己身上的能耐可以找一个比当年本科毕业更好的工作,哪怕只是好那么一丁点儿。如果到时能走学术路,哇噻,这世界就太美好了,虽然工资可能也就和本科毕业去找的时候差不了多少。我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工资方面我没有太大奢望了,我知道自己的底子。比起初中三年级那里的境遇,我可以开心一笑了。

我希望活出我自己的精彩,不仅仅停留在家庭方面,我心里想成为小时偶像那样的人。我很珍惜自己得到的所有机会。我希望在我所坚持的路上有所作为。这些,就我当前的情况而言,只有读博这条路最现实可行。

我明白钱与幸福不成正比关系。现在最赚钱的应该是当官,看看考公务员的队伍就知道了,“为人民币服务”是最响亮的口号;其次是做点小生意,比如去菜市场、冻货市场什么的,可以一步步来,苦点,累点,但最后总还是可以过得去的。最搞不到钱的可能就是做科研了,当然学霸除外,但对于喜欢这一行的人而言,可能性太小。但,有钱就幸福吗?有钱的家庭就更好吗?不可能的事儿。身边太多例子,不胜枚举。我觉得最幸福的莫过于做自己一心想做的事儿,而且这事儿还有点意义。我已经体会到这种快乐,所以不愿意放下。

我希望成立一个幸福一点的家,尽管我现在还不知道“家”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我希望以后的人生不是单纯为了钱而拼,还得有时间多陪陪孩子,多陪陪那个她。每每看到幸福的一家子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眼里想掉泪。所以,我断然不会牺牲一个家的幸福,这是我的底线。但据观察而言,家幸福与否,与买不买得起房子没有必然联系,一定要房子的女人不配我去爱。当然我会努力去搞定房子。组建一个温馨学术型的家庭是我最想看到的,到晚上,一家人在一起阅读一点东西,多好的感觉啊,多美妙地享受啊……

我想把这世界看得更通透。我相信研究生阶段的训练有利于认识这个世界,比如拒绝洗脑,还得依靠提高自身素质才行。

我想自己的品性更好,这就是王老师博文打动我的地方。以前,我的脾气确实不好,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现在,我在慢慢学会平和,温和,也让自己变得更安静。

……

以上就是我读研的原因。

我不觉得读了个研就高人一等,也不认为就该比没读研的拿更高的工资。但,读研确实是我乐意的选择。

博文最后,他写道,“我不觉得读了个研就高人一等,也不认为就该比没读研的拿更高的工资。但,读研确实是我乐意的选择。”

据资料显示,黄国平曾先后9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2次参加全国软件人才程序设计比赛,多次参加各类创业大赛,被成功保送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硕博连读。他于201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成为该研究所研究员宗成庆的指导学生,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017年,黄国平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后赴腾讯就职,在该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担任高级研究员。

△ 黄国平在西南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来源:黄国平微博

从8岁读小学一年级到30岁博士毕业。22年求学路,黄国平终于走出了大山。也靠读书,真正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希望大家都能:“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讯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来源互联网。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生物医药最新讯息,不代表生物之家网站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本文链接:http://www.swzj.com/talent/1264.html